少年科学家与他的助手,还有那么几个人故事?
最近更新时间:2025/1/21
“成年人间大喊着你不能死这种事,竟然会发生在我身上,真是太神奇了……但你有时不得不服软,身体的衰弱也好,生命的消耗也好,都太明显地摆在我眼前了。”
那时的夏衍与林帆都还只有十八岁,在一个其他人可能才刚刚步入大学的年龄,他们却已经拿到学位且顺利毕业了。毕业后夏衍留校做研究,林帆则去到了空军总医院做住院医师,他们人生好像才刚刚开始延展,广阔天地任其飞翔,谁也不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。
这张照片被夏衍夹在他的实验记录夹中,虽然拍照时没有笑,但是他可能挺喜欢这张照片的。
虽然活了三十多岁,但是夏衍依然没怎么掌握社会规则。他擅长做研究,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教授,有着很不错的学术成绩。却总是不自觉地丢下别人不管,处理不好感情问题,拒绝面对自己的血亲,很多事都需要身边的朋友来料理。
但是纵观夏衍过去的人生,他并没有体验过正常的家庭环境,也没有经历过正常的社会环境,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童年后,他交到了林帆这一个朋友,然后一头扎进工作中,却又被诓骗有了孩子。所以或许不应该对他那么严格。
夏衍并不是天才,但是他在科学学习上有着足够的耐性和理解力,所以在开始接受教育之后,夏衍的成绩突飞猛进。救助院对夏衍的支助持续到十二岁,之后他进入了杜宾山大学的联合培养计划,由杜宾山大学提供了更良好的居所和学习环境。在此之后,他毕业、参与振兴计划、接回年幼的惠普,他一直在杜宾山大学和生科所教课与做研究,直至枪击案发生。
作为老师,夏衍是一个非常严格又没人情味的人,同学普遍不怎么喜欢他,只有小杏被他独特的求知气质所吸引。如果不想做神经方面的学生估计都会逃避选他的课。而且客观讲,夏衍也不擅长讲课,基本就是对着书本照本宣科,做只有黑白文字的课件,虽然简洁,但是塞的满满当当,他所说“这些我觉得都重要所以都要讲一遍”,更不用提考试的压力了。当他也觉得这样的课堂过于无趣,就留周读作业,每次抽一个学生来讲新读的论文,导致他的学生普遍压力很大。
虽然严格,他年纪轻轻就成为神经发育学知名学者的学术成就又很让学生向往,希望也能受其指导。但是振兴计划东窗事发,夏衍的实验室也即刻停止了招收新的学生,直到故事最后,他名义下的学生也只有小杏和越林两人。
夏衍不怎么表达感情,甚至没什么感情,但是他真的愿意为朋友两肋插刀。而且你能知道,他其实是基本感受不到多少别人对他的感情的,但他还是愿意通过判断来认定你很重要,为你献出生命也可以。如林帆所说,与夏衍相处时常感到这样的独一无二感,就好像他只对你好好说话,他只对你温柔,只信任你。这种让人情不自禁地认为“我在他心里一定是独一无二的”的感觉,使得自己不禁掉进一旦被他吸引,就变得越来越无法移开视线的奇怪深渊。
但是如果像惠普这样不喜欢他的人,可能就一直都觉得他游离在外吧。
夏衍终究是个弃儿,不知道自己真实的名字,不知道自己的出生日期,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。他其实非常在意自己是被遗弃的这件事,哪怕他从来没有提起过。而他对林帆和小杏的依赖,是远远超过他们所看见的。夏衍无法面对他真正的家人,但是夏衍在心里真的希望他们能作为家人陪在他身边。但是这事,还暂时不想让这俩位知道。
他处理不好家庭关系,到最后也没法变成个父亲,但是夏衍对自己社会能力差,甚至剥夺了孩子抚养权这件事而大受打击。还在牢里时日常会喃喃自语到我有那么差吗,也意识不到真的很差。
所以夏衍是肯定不可能再组建新的家庭,或是建立一些亲密关系,他怕又搞得一团糟,他觉得这样就好。
待完善
回到顶端